四神砂山 环绕山村
以风水要素“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神砂山而论,川底下村四周群山的形象及围合关系特色鲜明。
位于村北的山“玄武”是生长在祖山山脉前方姿态端庄秀丽,亲和有情的“龙头山”(风水中的主山)。该山位于村落的背后,为最直接、最亲切的依托。特别是龙头山山势约向村落方向倾斜,符合风水中“玄武”向“穴”垂头为吉的说法,为川底下村址增加了吉利的环境因素。
位于村前的山“朱雀”是与龙头山相对的金蟾山,风水之说将“朱雀”取象于鸟,认为“朱雀山就形如翔舞才吉祥”( 《葬书》)。翔舞之意是指朱雀山形俏丽,山势婉转。川底下的朱雀山高大峻峭,绿树茂密,青翠秀拔,山上有一块形似蟾的山石,故称此山为金蟾山。此山不仅形如翔舞,更是天然的绿色屏障。在山上这块形似金蟾的山石周围长了几棵翠柏,山石翠柏相依相连,构成了一幅极美的景观。村民将此景观命名为“金蟾望月”。
川底下古山村全景图之一
川底下古山村全景图之二
金蟾望月
青翠挺拔金蟾山
位于村左的山为“青龙”,风水中对青龙取象于行龙。有如《葬书》强调“吉青龙应山势蜿蜒起伏,形欲抱穴”,此形为吉。村落左侧的山脉由多层山脉组成,有内、外青龙之分。内青龙为虎山、龟山、蝙蝠山组成,诸山形态逼真生动,刚健有力,形似来龙昂秀发,山脉向内围合。
位于村右的山为“白虎”,山形有如《葬书》所说:“吉祥的白虎山,一定要形如低头驯顺”的形态,平缓向下紧紧围护着山村,与青龙山相对应,形成封闭围合的空间,以利藏风聚气。
在风水中“四神砂山的围合关系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葬经翼》对四者的关系描述为:“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云“青龙蜿蜒”、“白虎驯服”、“玄武垂头”、“朱雀翔舞”。生动地说明砂山(即基地周围群山)所具有的地理条件与自然景观价值给居者的心理感受和环境质量达到完美境界的重要作用。川底下群山的分布、围合关系、形态景观等都很完美。在京西峡谷之中能寻找到如此完好的地理、地势及景观丰富的环境条件,实为难得。
青龙群山
虎山、龟山、蝙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