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城门
CITY GATES OF BEIJING Imperial City
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在北京中轴线上与南面的天安门南北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在明朝的时候被称为北安门,亦称为后门,俗称厚载门,取《周易》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意。

(二)地安门

地安门内侧(1953年)

【历史沿革】地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和明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并改名为地安门。

老北京的城墙,地安门城楼东、西两侧的北皇城墙是拆除最早的。为便利交通,政府分别在1913年、1923年将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拆除。西安门1950年因用火不慎发生火灾被毁。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修建公路,供车辆通行。

地安门后演化为地片名,泛指地安门东、西大街,地安门内、外大街相交十字路口附近。东属东城区管界;西属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与北海地区,属西城区厂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端至鼓楼,南端为景山。

【地安门的拆除与复建】1955年拆除地安门时,一些社会名流持反对意见,政府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日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泡了汤。在天坛北门内尚残存有少量地安门拆下来的残砖、废石和破旧的琉璃瓦,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

2012年北京启动“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复建地安门雁翅楼。复建后的雁翅楼东、西两侧雁翅排开,有10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2015年中国书店在雁翅楼开办24小时古籍书店。

【建筑结构与工艺】地安门为砖结构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38米),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门。地安门内左右两侧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面宽各十三间,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造型别致,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燕翅楼原为清朝政府内务府满、蒙、汉三旗公署,作为皇城后卫哨所。

地安门的房脊很讲究,称为“贴锡背”,也叫“锡拉背”,就是将铅锡合金熔化后,制成10毫米的厚板,再焊接成整体盖在屋脊上,用来防水。老北京的锡拉胡同,不知是否与此有关。这种工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考古发现,汉代马王堆汉墓中就有类似物品出土。有趣的是,因为“锡拉背”较重,增加了屋脊的承重量,更容易塌方,所以故宫中使用它的宫殿并不多,除地安门外,御花同中的钦安殿也是一例,天安门上也有,但用的是铅板,其他宫殿都不用。

【历史事件】地安门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地安门是皇城的北门,所以凡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都要从此门出去,而且皇帝亲祭地坛诸神时也要经此门而出。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侵略军曾在地安门遭受清军的顽强抵抗。在紧急关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时,也是先出皇城北门地安门,再出内城德胜门。

1924年冯玉祥将军驱逐溥仪出宫时,他是出地安门走向他的出生地摄政王府的。溥仪出宫后,许多太监无处安身,便暂住于雁翅楼内。

【主要景观】地安门为传统商业街区,地安门外大街自元代起即为著名的商业街,今有马凯餐厅、地安门百货商场、地安门电器商场、地安门药店、地安门新华书、地安门副食商场、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合义斋等各种店铺数十家。有火德真君庙、旧式铺面房、后门桥、广福观(山门)等市、区文物保护单位。

明时,地安门为皇朝禁地,防卫森严。清代推崇古人建城规制中的“前朝后市”,所以地安门外的鼓楼地区成为繁华的商业区。此外,地安门附近有漕粮糟什刹海一隅渡口。许多为皇家服务的衙门,如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火药局、司苑局,还有钟鼓司、供用库、蜡库、帘子库、兵器库、皮房、纸房、安乐堂等,也都在地安门内办公。可以说,当时地安门是皇家和民间的分界,地安门内算是皇家的御用工场,门外什刹海一带则是商贾云集之地。但皇城之内为皇上宸居,诸王在内居住,汉官大臣是禁止在皇城以内居住的。地安门外竖早年有一通石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如果有谁跃马扬鞭而过,则被视为欺君之罪。因此,假如把地安门内的皇家世界比喻为天上,那么地安门外的什刹海一带就是人间俗世了。如今,这里仍然是京城繁华的地区,尤其是品尝京城美食的好去处。

【“后门造”】 清末民国初年,溥仪被逐出宫后,紫禁城里的一批宝贝流落出来,出了神武门,直接汇聚在地安门一带,由此带动了古董买卖。一些专门制造赝品的高手汇集于地安门,伪造清代院画(也称“臣字款”)的书画作品,因地安门俗称紫禁城的“后门”,所以称“后门造”。 “后门造” 的书画作品印鉴无规律乱盖,装裱多用锦缎,外观富丽堂皇,但是伪造技巧较低下。

【金门墩儿】地安门是皇城的北门,也是北京古老的巾轴线上的最北一道门。1957年后门桥南头挖出一只一米多长的石鼠,20世纪70年代在前门桥头又发现了一只一米多高的石马,鼠即子位,马即午位,两兽之间正是全城子午线。传说地安门的门墩是黄金做的,门墩下埋着一只金老鼠,头尾连成的延长线恰恰是北京城的中轴线,也是北京五大金属镇物之一。所以什刹海地区曾流传“金门坎儿,金门墩儿,机灵鬼儿,透亮碑儿”的俗谚。俗谚中的“金门墩儿”,指的就是地安门的门墩。

地安门(夜景)扫描《旧京大观》 (20)